淺談相機鏡頭與電影鏡頭差異

初接觸這一行的攝影愛好者,大部份都是從基本的Kit鏡產生興趣,口袋稍深的玩家則很快就進入了小三元、甚至大三元族群,玩久了開始摸定焦鏡或老鏡,接著就想裝個傳說中的”電影鏡”來試試。

但第一次使用電影鏡,許多人心裡不禁納悶:「拍出來差別不大,電影鏡在貴什麼?」

今天就以常見的相機鏡頭,來比較一下電影鏡頭的特性。

 

材料與結構穩定性

對焦速度與精確度,是近年各廠研發鏡頭所追求的,於是使用了更輕巧的零件以利對焦馬達快速驅動、且有防手震功能。然而性能上的進步,其實默默犧牲掉了材料的堅固性與結構的強度,尤其材料大多採用塑類材質。而電影鏡頭所追求的是穩固與耐用,主要材料通常仍採用合金。

 

Carl Zeiss CP2系列除鏡頭蓋外皆使用合金材質製造:

 

保留光圈環

第一次接觸到電影鏡頭的人首先發現的不同就是有”光圈環”。相機鏡頭通常會使用機身電子段式控制(不含部份老鏡),而電影鏡則直接由鏡頭轉環控制,直覺的物理操控方式,可以快速且細微地調整光圈大小。

 

電影鏡頭的靠近接口處可見手動光圈環:

 

光圈使用T-stop準確控制進光量

相機鏡頭所使用的光圈調整通常是以F-stop為主,如f2.8~f22,但F值的進光量表示是理論型的:焦距/鏡頭進光口直徑=F值,實際上光線會因為鏡頭的內部構造而產生折損,以致於同樣的光圈,在不同的相機鏡頭上可能會有不同的進光量。而電影鏡頭採用的光圈計算都是以T-stop為主,其光圈值是以實際測量進光量取得的,所以在拍攝不同場景、使用不同顆鏡頭時,只要確保T光圈值相同,得到的進光量就會是一致的。

 

手動追焦

一般相機鏡頭,為了拍攝方便,配合機身都可以有自動追焦的功能。但電影鏡頭通常是不會有這個功能的(少數例外)。不過在對焦環的設計上,因為是大口徑齒輪,手感比相機鏡頭還要好操作,不會像相機鏡頭使用手動追焦時,常有追過頭抓不到的問題。

 

焦點準確性

相機鏡頭通稱為”多焦”鏡頭(Varifocal),準焦點可能會在你變焦時產生變化,造成細微的失焦,但因為通常是拿來拍照,每拍一張幾乎都會重新對焦一次,所以無所謂。而電影鏡頭則是使用”等焦”(Parfocal)的鎖定方式,對完焦後再變焦時,目標始終是準焦的,在連續的錄影運用上,這是電影鏡頭優越之處。

 

呼吸效應的抑制

在變更對焦範圍的時候,常常會發現整體圖像有放大縮小的”錯覺”? 這不是錯覺,而是所謂的”呼吸效應”,體積越小的鏡頭越明顯,這在相機鏡頭上是常見的。但電影拍攝常常會有錄到一半得變更對焦點的需求,明顯的呼吸效應是不被容許的,所以這也是電影鏡的體積都比相機鏡頭來得大的原因之一。

 

相機鏡頭在對焦時常見的呼吸效應:

 

抑制鏡頭變形與暗角

相較於平面拍照,電影在畫面變形(或稱畸變)的要求會更嚴苛,因為動態影像若邊緣變形更容易被注意,尤其在較低的焦段(廣角),所以電影鏡頭的變形抑制,表現會比相機鏡頭好許多,這也算是大體積才有的優勢之一。

 

光影呈現

每顆鏡頭在面對光時都會拍出不一樣的光影(lens flares),其組成和鏡頭所採用的鏡片種類、枚數都會有關係,而光影也常被拿來判定該影像是否是採用電影等級的鏡頭拍攝而成,因電影鏡頭在面對光影時的反應總是比相機鏡頭更加柔合、光束更加特別。

顏色的準確性

這邊說的準確性(color-matching),並不是指鏡頭呈現出來的顏色本身是準確的,而是指同一系列的鏡頭傳遞給感光元件的成像,在光學上顏色是一致的。只有電影鏡頭在設計時會特別考量加強這一點。而相機鏡頭即使是來自同一廠牌、甚至同一系列的,顏色與飽合度仍難免有細微差距。

 

物以稀為貴

普遍於大眾型市場的,終究還是相機鏡頭,電影鏡主要客群終究還是專業領域的中高階用戶,鏡頭接口也多以PL或PV為主,只適用高階的攝影機身,所以在生產上,自然形成了物以稀為”貴”的情勢。如果人人想擁電影鏡,需求增加自然價格會降,但從各方面來看,這似乎是不可能的事,兩種鏡頭的定位與用途畢竟還是很不一樣。

 


 

若拿相近焦段的鏡頭比較的話,多數人都會想到Canon的L鏡24-105 f4和電影鏡CN-E 30-105mm T2.8L,大約的價格分別是新台幣$23,000和$700,000,價差數十倍。

細數了一下電影鏡在畫面呈現上帶來的優點,是否值得投資? 如果你想拿它來拍婚紗照的話,那是挖坑給自己跳。如果你是要提升家庭出遊影片的質感,那也只能說有錢就是任性,助你手動追焦練臂力愉快。

 

更多電影鏡原理,請參閱堅達資訊網頁,有更加詳盡的說明。

分享這篇文章
Jackson Lin
Jackson Lin
文章: 456

發表迴響

0
    0
    您的購物車
      計算運費
      套用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