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電影寬螢幕變形鏡頭 (Anamorphic Lens)?

管是在電影拍攝、甚至是這幾年流行的 YouTube 影片當中,常常都可以聽到 Anamorphic lens 這個單字,常見的中文翻譯就是「電影寬螢幕變形鏡頭」。那到底 Anamorphic lens 跟一般相機、攝影機使用的鏡頭之間有著什麼樣的差異呢?他的使用時機跟優點為何?

 

總覽

一般來說在電影製作的時候有會採用兩種鏡頭:球面鏡片鏡頭(Spherical)、寬螢幕變形鏡頭(Anamorphic),這兩者之間的差異講直接點就是畫面的變形與否。球面鏡片鏡頭就是市面上最常見的鏡頭,它將光線直接傳達到感光元件(或者底片)上,傳遞光線的途中並不會經過比例壓縮;而另一方面寬螢幕變形鏡頭會在一般的球面鏡片鏡頭的前方(也有極少數是加在後方)加上特殊鏡片來達到「特殊比例」的效果。

 

蔡司的 Master Anamorphic 電影鏡頭擁有 2x 變形
moment anamorphic 手機用寬螢幕變形鏡頭

 

moment anamorphic 手機用寬螢幕變形鏡頭擁有 1.33x 變形

 

常見的壓縮比例是:2x /1.33x,寬螢幕變形鏡頭會將原本畫面的長度壓縮,所以得到的影像會是跟現實中十分不同的比例,也因此必須在後製或是播放時重新調整畫面比例。

電影最常見的比例無非就是 2.39:1,然而這個比例跟傳統電影攝影機中的感光元件比例(35mm底片)都不一樣,也就是說如果要使用一般鏡頭拍攝、在後期的時候裁切掉上下的部份畫面以符合電影寬螢幕比例的方式,會導致畫面喪失一定程度的像素(因為被裁切掉了嘛)。

未使用寬螢幕變形鏡頭
使用寬螢幕變形鏡頭

 

而電影寬螢幕鏡頭的方式就是把畫面盡可能地「壓縮進」感光元件所可以接受的面積當中,以達到最低的像素流失。 

 

數位時代

但是隨著 Super 35mm 的感光元件開始在電影攝影機之間普及,Super 35mm 感光元件提供了更長的比例,導致除非要拍攝「異常寬廣的比例」,不然用一般的球面鏡片鏡頭就可以覆蓋 Super 35mm 的感光面積,換句話說,一般的球面片鏡頭以及寬螢幕變形鏡頭之間的差距變得更小。

所以現今有更多使用寬螢幕鏡頭拍攝的人並不是為了提升畫質,而是為了它其他的附加效果:

使用 Super 35mm 感光元件的 RED Gemini 5K S35

 

耀光

使用寬螢幕變形鏡頭拍攝時可以得到水平、長條形的特殊耀光,對於許多人來說這種畫面十分地具有電影感(?)這當然也是非常見仁見智的效果,只是喜歡這種效果的人也真的不少!

圖片來源:moment anamorphic lens

 

散景形狀

使用一般鏡頭拍攝時,背景的散景形狀呈現幾乎圓形;而寬螢幕變形鏡頭的背景虛化則呈現「橢圓形」;雖然說這種效果已經可以利用現代後製技術達成,但是許多攝影師、導演還是偏好真實拍攝所帶來的真實效果。

一般鏡頭散景形狀
寬螢幕變形鏡頭散景形狀

 

景深

同樣視角下,寬螢幕變形鏡頭的畫面會有更淺的景深。雖然理論上同樣焦段的鏡頭應該擁有相同的視角以及景深,但是因為寬螢幕變形鏡頭需要更長的焦段來達到一般鏡頭相同的視角,所以得到的結果,就是寬螢幕變形鏡頭在同樣畫面視角下看起來會有著更佳的背景虛化表現。

 

缺點

但是電影寬螢幕變形鏡頭也有著不少的缺點如:價格相對昂貴、重量體積較大,甚至是在畫面鋭力度上差了一些。所以這也是為何現今很多人都已經轉向數位裁切的做法,畢竟有時候為了得到那一點點的像素保留,可能換來的是更高的製作成本甚至是搬運上的重量增加;尤其現今數位攝影機的解析度都非常高、在 Super 35mm 的格式下差異也沒有真的如此之大。不少仍使用寬螢幕鏡頭拍攝的人,想必多是為了一份情懷吧!

 

參考來源:RED

分享這篇文章

發表迴響

0
    0
    您的購物車
      計算運費
      套用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