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十年前,製作動畫是「以秒計價」,稍加複雜、或是3D的動畫報價更是只能以天價來形容。
我也曾經從After Effects 4.0時代乘著CG的順風車,走過那輝煌的歲月,當時國內動畫人才缺乏,對岸技術平台也尚未崛起,連用Ulead Cool 3D做個兩光小動畫也能收錢 (心虛),高價挖角的事情屢見不鮮,美好的日子,一直維持到「套版」一詞的出現。
共享經濟的興起,單一資源、多方利用的觀念開始普及,造就了各種共享平台的誕生,比如最有名的VideoHive,動態影像創作者常會上去找尋適合自己的After Effects「罐頭」,一旦找到合適的版型,只需要花費數十塊美金購買使用權,就可任意使用。
對於供應這些罐頭的動畫師而言,這是一項投資,以一個30塊美金的版來說,設計可能要花費2000~3000元美金的成本(以需花費時間、技術行情來估算),收費時還會被平台抽一部份走,所以只有受歡迎的罐頭,能在短時間回本。
套版風潮的流行,只要備好素材,看似人人都可做出好像很厲害的作品(這在婚禮的幻燈片秀最常見),好處是動畫門檻降低了,大家都可以自己來(動畫師較不會被要結婚的友人要求幫忙”一下”),壞處是大多數動畫師越來越難生存,因為相對客製化的需求大幅減少,為了省錢,業主都寧願花費幾千元買版型,更慘的是,即使有客製化需求,動畫師付出的血汗仍常只有被剝屑的份兒:「你這麼貴、修改還收費~ 不如我花幾千塊去買個版~ 」每次聽到這一句話,內心是否會有翻桌的衝動呢? 我會說:「如果你可以找到30個人來跟我買這個版,我就賣你幾千塊~」但這點是90%業主永遠不會理解的,毋需解釋。
即使是套版,同樣需要有良好的美感與基本的技術能力,否則成品可能只騙得了外行的眼睛。
有人說動畫師套版很沒面子,至少我不這麼認為,在業主預算有限情形下,以合理的價格購買他人的版型,並進一步做細部微調,成品的效果與品質好才是重點。成功的套版,是看不出版型和素材的落差的,比如素材的色調、比例構圖,與版型是否相搭,這是重要的眉角,而這仍需要一定程度的經驗能力才辦得到。
如何在套版的時代,不斷精進動畫技巧、打造特有風格、創造不可取代性,是動畫師生存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相信你若也有才,一樣可以傲視群雄,套版反而能成為助力,而非你的競爭者。
近年來Facebook都會不時依照使用者的生日、友情或結婚紀念日…等方式,自動產生短片,我第一次看到時也是嚇了一跳,套版已經夠簡單了,現在連素材都幫你挑好套好了,是想逼死誰?
這是否意味著:雲端科技將帶領我們從套版時代,進入到下一個「自動套版時代」?
圖片來源:VideoHive、Facebook
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在於客戶,對他們來說獨特性和高水準不重要,他們在乎的是成本/效率/wow factor,當這種客戶越來越多,整個市場就被往下拉,動畫師不得不用現成的,除非是做到很大牌,那時候客戶才會聽你的,真是很殘酷也很討厭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