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S-C or 全片幅? 鏡頭先攻頂是對的嗎? 從拍片看片幅選擇

於「該選全幅還是APS-C」,網路上已有不少影片或文章分享過,但大多是站在「相機」的觀點,但同樣的道理搬到了「攝影機」或是說「拍片」上,可能想法略有不同…

 

本篇還是會大概解講解一下片幅大小以及衍生的差異,一般人的分享會著重在「相機比相機」、「拍照比拍照」,所以我會另針對拍「影片」的部份做補充。

「選擇片幅並不該只考慮到感光畫質」是寫這篇的重點。如果你是新手,正在面對選擇障礙,那或許你可以參考一下。

 

片幅尺寸差異

先快速瞭解一下基本尺寸。以現在的無反相機來說,市場上最常見的感光元件,分為:35mm全片幅、APS-C以及Micro43等三種規格,體積對照尺寸可參考下圖,實際上同等級規格的感光元件在各機型上的尺寸可能有些微差距。

 

感光元件是相機最核心的組件之一,功用就是將現實的光線給「量化」,也可以說是「數位化」。

看似一片金屬板,中間卻滿了密密麻麻的電晶體,而各家在新機上的電晶體排列方式又不盡相同(比如:背照式、堆棧式…等等),但這並不重要,對於我們而言,最主要的差異在於:大小決定了價格。

 

 

片幅的抉擇很關鍵?

為什麼這樣說? 因為一旦選擇了片幅,大多時候你就必須做出系統的選擇,之後鏡頭群就必須採用相對應的規格。也就是說,你選了一條跑道,之後要升級或換跑道,你就像一個「有家室」的人,被你的「家人」(鏡頭)綁住

如果你在一開始,以經濟為主要考量、決定使用Micro43(簡稱M43)的片幅,那接下來就必須採用MFT的鏡頭系統,所選擇的機身就會是Panasonic、Olympus或是Blackmagic Design等等,這些品牌一樣也是大廠,在拍片的性能上並不差(感光的問題先不說),身邊也不乏影像工作者專以M43執行不小的專案。

M43的優點:

  1. 以相同的素材等級來說,M43機身的價格最便宜,鏡頭也較便宜,整體成本低了許多。
  2. 市面上M43的鏡頭卡口皆為MFT,所以各家M43的鏡頭可以交互使用,無須轉接。
  3. 可以透過轉接環,使用APS-C或全片幅的鏡頭,只是鏡頭的成像會被裁切,廣角鏡頭會變中焦段、中長焦會變長焦,等效焦段(在全幅機上的焦段)幾乎乘以2倍,例如:24mm的鏡頭會變成50mm的焦段。

而通常走了M43系統的用戶自成一派,即使「攻頂」也多會停留在M43系統,因為M43一樣也都有「機皇」等級定位的產品,在不少M43的用戶眼中,「世界上只有M43」。

 

如果暫不考慮M43的系統,那接下來就是往上APS-C甚至是全幅了,這時你就要抉擇品牌了,主要常見的品牌為Canon、Fujifilm、Nikon、Sony和Panasonic。

這些品牌中,Fujifilm目前皆只推出APS-C的片幅機身,即使是自家旗艦機皇(先不論中片幅)。而Panasonic目前則是只有全片幅的機身。其它三家,也就是所謂的「三巨頭」:Canon、Nikon、Sony,都是雙管齊下,同時有全幅和APS-C的產品線。

 

這裡並不特別推薦哪個品牌,因為主要討論的是「片幅」,什麼色彩科學、操控性能都先不談。

那幹麻提品牌? 因為彼此之間的鏡頭卡口並不通用,所以一開始「入哪家的坑」便顯得很關鍵,如果心未有所屬,不妨多去試用和做功課。

 

尺寸、像素、用途

一旦你選擇的是三巨頭,那通常就是只會有APS-C和全片幅的選項。

全幅的價格通常會比APS-C來得要貴,除了感光元件成本之外,還有許多原因。這裡先帶大家瞭解一件事情:片幅的尺寸與像素量。

 

很多人都會跟你說:片幅大的優勢就是感光度佳,這一點雖成立,但前提是像素量不能太高,也就是感光元件上的像素量不能太高,像素多等於密度高,會壓縮到每個晶體感測光源的面積,在光源較不足的時候,高像素的感光元件還是容易會出現雜訊。

那你也許會問:「像素不高畫質不就差了嗎?」一點都沒有錯,但這時就要來檢視你是為什麼而拍了,是自己收藏、貼社群? 還是需要輸出大圖、做平面印刷、需要大量裁切? 是不是主要拿來拍影片?

索尼在這方面的定位還挺明確的,以最常見的A7全片幅系列來看:A7R使用的皆為高像素感光元件、A7S則為低像素感光元件、A7則介於兩者之間。既然A7S像素量最低,為何還比A7貴? 這裡可以發現:片幅的尺寸雖是決定成本的主因,但像素量並不是,所以店員跟你追捧「高像素」時,可以叫他吃ㄕ

理論上,片幅尺寸相同時,高像素的感光元件具備了「精細畫質」的優勢,可以在放大影像時保有銳利的細節。低畫素的感光元件,雖然畫質沒那麼精細,但具備了「感光度高」的優勢,在光線不夠、必須提升ISO感光時,不容易產生雜訊,加上一般影片拍攝時,畫質要求並不像平面照片那麼嚴苛,以當前主流的4K畫質(829萬畫素)來說,即使感光元件僅有一千多萬畫素也已十分足夠。

 

所以,看尺寸時,也要考慮到像素量,一味的攻頂並不代表會有最好結果。大多數人都拿相機比相機,我倒建議可以去看看專業型的攝影機,你會發現價值不斐的攝影機,像素量都低到不行。畢竟目的是「滿足影片拍攝」,其4K影片的畫質精細度、感光度都達到最好的平衡,即使這些設備甚至只有Super35(近APS-C)的感光元件,但在畫質表現上可能會比全幅相機錄製的4K還要好

ARRI Alexa 35,1450萬有效畫素,感光元件為Super35(APS-C)

 

很多人只說「全幅感光比較好」時,其實是不負責任的回答,因為好或不好,嚴格來說其實還是跟像素量有關。

雖然目前有一些高像素相機拍片時,一樣可以用所謂「超採樣」(由多個像素拚湊資訊)來錄製高品質且感光佳的影片素材,但因為像素量大,還須多過一道運算,容易有高溫熱當的問題發生,所以十分不建議拿高像素機子來拍片。

 

片幅=定位?

在攝影機的領域裡,嚴格講起來,全幅的產品平均造價雖較高,但Super35的產品水準仍然是到位的,也就是說:片幅的差異在結果論上,並沒有太大的差異。比如你今天拿FS7 II和FX6搭配,從操控性能到素材品質,都可以十分滿意。

但在無反相機的世界裡,在同一個品牌中,片幅大小通常也就代表了階級,如索尼的A7/A9對比A6xxx系列,幾乎完全不在同一個檔次,在A6xxx上,可以明顯感受到性能上的弱勢,可能是畫質、可能是操控、可能是功能。

諸如此類的功能閹割,等於在昭告用戶:「想要更好,就得往全幅走。」

再拿本篇苦主索尼來講,當我使用A6600、以至於後來推出的FX30時,可以深刻感受到:「如果要靠這行吃飯,這樣的機器是不夠的,還是得上A7。」

有意思的是:富土的APS-C不會給你這種感覺,甚至你拿著更小的GH6也不會有這種感覺,當然,感光品質上還是有差,但你會有「我能拍得好」的信心。但這些同時有全幅產品又有APS-C產品的三巨頭,就是會讓你覺得「不夠用」或是「我想要更好」,一旦你入了他的坑,遲早得往全幅走。

SONY FX30(左)、SONY FX3(右)

 

鏡頭先買全幅,機子APS-C就好?

有些人在買設備時,會認為先削減「機子」的預算,可以先不要上全幅的機身,但鏡頭一定要買全幅。

沒錯,如果你認為一兩年後自己會從APS-C躍升到全幅一族,這麼做是沒錯的,而且鏡頭本來就相對保值嘛。

但如果,我是說如果,你過了兩三年都還在使用APS-C的機身,那其實挺冤枉的,原因是:

  1. 全幅鏡頭貴:也許你一開始好不容易買下去了,幾年後你有全幅機時,鏡頭又出新一代了,這個期間你沒有享受到當初買全幅鏡的紅利,因為你都是APS-C機身。
  2. 全幅鏡頭重:全幅鏡頭和APS-C鏡頭價差不小,這個期間你多扛的重量,除了健身與裝B之外,沒有其它意義。
  3. 浪費了成像:你花大錢買全幅鏡頭,買的就是投射到感光元件上的那一道光。假使當初你花了6萬塊買全幅鏡頭,這期間你只搭配APS-C,等於你只發揮了它4萬塊的價值,另外浪費的2萬就是感光元件吃不進的光。
  4. 畫質恐不如APS-C鏡頭:這個就是比較少人會注意到的問題了,許多全幅鏡頭的畫質其實可能不如APS-C的鏡頭畫質來得高,因為是針對同樣像素量的全片幅機身設計。

關於第四點,可以自己去參考一些全幅鏡頭和APS-C鏡頭的MTF評測比較,通常對拍照較有感,同時也跟前面說過的像素量有高度相關,如果APS-C機身不是高像素、你也不拿它來拍照而是拍片,那感受不會太明顯。

如果你的個性就是比較勤儉,也懂得如何去克服手上APS-C的弱點(如低光),那我還是會建議你把錢花在「買好一點的APS-C鏡頭」,這樣你可以打久一點再升全幅,甚至可能不必升級。

 

被片幅限制?

是誰制定全片幅多大、APS又多大? 當然是商人,從初期電影以及攝影的發展,造就了現今這些市場主流規格。或許哪天相機廠覺得沒有利可圖了、晶體技術也更成熟了,就會開始推個什麼「平民中片幅」也說不定。

有人來問我:「想玩攝影的話,又有預算,是不是先攻頂買全幅較乾脆?」以前我都會直接說「對」,但我這幾年突然覺得:「滿街都全片幅,但這些人的東西更好看嗎?」好像還好…

就算有預算,一開始還是先從APS-C開始,藉由技術逐漸提升來讓自己感受升級的必要與迫切性,我覺得是最好的。「必須升全幅」終究是商人給你洗的腦,當你習慣把手上的機器發揮到極緻,「升全幅」有可能沒那麼重要了。

 

片幅,是讓你創作有更多的可能性,但不該限制了你的創意。如果把「影片會更精彩」寄託在買全片幅上,那麼升級就Duck不必。

edelkrone SliderONE Light 手動滑軌

 

分享這篇文章
Jackson Lin
Jackson Lin
文章: 456

發表迴響

0
    0
    您的購物車
      計算運費
      套用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