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幫演奏藝術家或是樂團拍攝音樂會現場?決定好拍攝的方式,會比到現場見機行事更來得有效率。
會拍片的人都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情:身邊有朋友參與了表演,而當他們發現你會「拍片」時,就會開始拜託你幫他拍攝影片。在情緒勒索的狀況下,只好同意幫忙。而對方支付你多少錢?可能樂團也才剛開始起步,最多就讓你免費入場或是讓你點心吃到飽。
不論如何,不管是有酬或無酬,你可以利用哪些方案來拍攝?
一、搬出腳架&老相機的組合
第一種選擇是最簡單(或最懶)的方式,在場地的後方架設好,以最大的寬度來拍攝安全畫面,而拍出來的畫面就會像法院訴訟過程紀錄。
以這樣的方式拍攝出來的成果不會有什麼太大的亮點,影片會以枯燥的風格呈現,唯一的優點是完全捕捉所有畫面。雖然這樣可以滿足”紀錄現場”的最低標準,但除非是自己留底,否則很難說服下一個人願意請你拍攝。
二、一鏡到底
同樣也是一機錄到底,和前者不同的是,這非「定點不動」的拍攝。
使用得當的話會是很有創意的影片,但也有可能會被當作不用心,因為幾乎不需要後製剪接。但如果花費一些心思,且可以很有創意又有趣。
更進階的方法之一是”La Blogotheque”風格,利用設計過的場景,搭配穩定的運鏡,進行一次精心設計的錄製,當然要做到「MV 等級」,得花一些時間在前置的規劃。
三、多機搭配
如果你有多台攝影機(還有多位攝影師),那會是最理想的方案,也是拍攝音樂演唱會類型最專業的方式,當然這不太可能會是無酬的編制。
多機的方式,在剪接上可以非常的靈活。理想的狀況中,每一個樂團成員都會有一台機器來拍攝,也可以捕捉一些台下觀眾的反應。這些攝影機可能有些是放在腳架上進行靜態拍攝,也有一些會是跟著表演者四處移動進行跟隨拍攝,並在剪接的時候可以把這些素材拼湊在一起。
四、第一人稱視角
GoPro 類型的產品改變了錄製演唱會的方式。雖然在影像的畫質可能沒辦法追上真正的專業攝影機(或是營造電影感),但這些產品的設計可以透過安裝而在難以拍攝的地方進行拍攝。在運動攝影機開始盛行後,原本在極限運動影片裡面出現的第一人稱攝影風格也漸漸的用在演唱會拍攝上面,捕捉接近表演人員的第一視角。
五、社交媒體風格
現在去參加演唱會的話,可以發現有很多粉絲高舉著他們的手機拍照或錄影,這已經是常態。
利用自己的手機去錄製現場的片段並穿插在影片中,可以營造社群網路參與的氣氛。此外,也可以讓攝影機對焦在現場正在錄影的手機上,藉由別人手機的畫面去呈現演唱會的熱絡,這也會是創意手段的一種。
來源: PremiumB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