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一台拍照片的相機,是許多人常討論的問題,但若要選擇一台適合「拍片」的相機,該從何評估?
常常有人來問我:「想添購一台相機來拍片,你覺得我該買哪一台?」其實我一貫不太喜歡回答這個問題,原因很多,但主要的原因,一是每個人的需求用途不同,有的人只是想買vlog、有的人是要拍電影。二是每個人的技術能力不同,有的人可能會拿GH5s去拍自己家的狗狗日誌,有的人可能有台GoPro就能拍一支劇情短片。
所以針對這個問題,直接分析該買哪一台相機是不切實際的。幾經思考之後,我決定整理一些購買「錄影用的相機」時所需評估的要點,來分享給大家,這樣一來,不論對於初學者或是專業用戶,多少有些參考價值。
本文主要以單眼相機為主,暫將攝影機排除在外,越往下看會越進深,看得懂才會建議你繼續往下看。
技術能力 GET?
有錢大家都想買好的。但若是你有錢又買了好的設備,卻無法盡情發揮設備的性能,那寧可拿去吃喝玩樂。我一再強調的觀念就是:不要買最好的,要買最適合自己的。
這是每個人購買前就該先思考的問題:你的技術到哪? 對於拍攝的各種技術、參數都已十分熟悉? 如果能力經驗足夠,在有預算的狀況下那當然攻頂為佳。但如果你只是希望相機讓你拍起來好看、讓你拍起來能夠輕鬆,那你可能比較需要一台超強「自動」的相機,甚至可能 GoPro 就夠你玩了。
所以,如果你是初學者的話,或許該先用租或借的方式來試一下水溫,在還沒有花大錢之前,先確定這條路值不值得自己投資。若很快就駕輕就熟,那恭喜你可以繼續往下看,如果感受不到拍攝的魄力,那也恭喜你,這輩子不必跳這個坑了。
鏡頭包袱
有時看到很亮眼的新機上市,不免心動一下,這個時候能抑制衝動的因素就是鏡頭。
就算想買新相機,總是得兼顧一下自己手上所擁有的鏡頭群是否適用,說到底這其實是「預算問題」,是否這台新的機身能不能相容現有的鏡群? 或是需要靠轉接而失去一定程度原生鏡的優勢? 是否需要下重本重新投資新的鏡頭群?
以上屬於專業玩家以上的等級才需要面對的問題,對於相機的「首購族」來說,既沒有鏡頭包袱,應該慎選的不該是相機的「機型」,而是對應的鏡頭「系統」的實用性與發展性,一旦入手了一個品牌(或系統)的相機,其鏡頭規格都將成為之後升級或添購時的包袱,所以必須好好思考,如果身邊有專業的人士不妨討論一下。
自動對焦可用度
雖說錄影人得具備熟練的手動對焦能力是應該的,尤其接上專業的鏡頭時。但在某些時候,自動對焦還是可以幫助你更快速、更輕鬆的完成工作,所以對我而言,還是會想考慮一下自動對焦的可用性。
焦追得快會是拍照必備的條件,但對於動態錄影的用途來說,除了要能快,也要夠「平順」,最好是還能調整自動對焦時的速度與靈敏度,若支援觸控對焦那更好。
幀率越高越好
幀率(FPS)當然是越高越好,雖然有些相機在高幀(HFR)拍攝的模式下壓縮率相對偏低,但總得來說能得到高格數的素材、折損一點畫質仍可以被接受的。可以拍攝120p以上的幀率的相機,對我來說會有極大的用處。不過有些機子高幀所犧牲的不一定只有壓縮率,還有影片解析度,這點要注意一下,不要看到高幀就高潮了。
此外,高幀模式有無功能上的限制也要注意,有一些高幀模式不支援收音,有一些則會禁止你在高幀模式下調整光圈或快門等參數。
解析度≠解析度:感光元件 vs 影片格式
既然幀率越高越好,解析度是否也越高越好? 這個問題分為兩個層面來看:一個是影片儲成時的解析度,一個是感光元件的完整解析度(或稱有效像素)。
影片解析度越高越好,最好有4K、最好還能6K或更高,這個沒有懸念。但感光元件的解析度是否越高越好,那就不一定了。
原因是影片的解析度再高也不會比當前的單張照片解析度來得高,「高畫素」一向都是平面影像在打前峰的。在這個情況下,高畫素感光元件的像素量在錄影時並無法被充份利用,反而因為晶體面積小,在低光環境中解像時易產生噪訊。反過來看,較低畫素的感光元件,則因為單一晶體較大,能吸收較足的光源,進而達到雜訊降低的目的,所以低畫素感光元件的 ISO 值,時常會比同級的高畫素感光元件還要高,噪訊抑制的表現也會較為理想。
所以如果是要拍片的相機,最好是:「影片格式的最大解析度」等於或接近「感光元件的最大解析度」,如此一來影片的品質才能充份展現。
魔鬼藏在細節裡:裁切
延續上一題,對於買相機來拍照的人,感光元件的解析度有多少、拍出來的照片解析度就會有多少,這是無庸置疑的,然而錄影就不一定了。
錄影一秒至少都24格影像起跳,即使感光元件解析度高,機身編碼的效率也得應付得了才行,可惜事與願違,對大部份單眼來說,處理器的效率是達不到這麼高標準的,在每秒24格以上的影像需求下,只能從其他地方閹割。部份相機的閹割方式使用了「裁切」來減輕負擔,也就是只取感光元件「中間」區塊的數據,解析度雖如格示標示,畫面邊緣卻被切掉了一大塊。
也許影片格式仍號稱是4K,但「裁切」字樣不會出現在明顯處,只會在規格表裡出現,可別買回來才發現怎麼從1080p切到最4K時視角變窄了。
高 ISO 表現
ISO 可用值是在沒有足夠的曝光條件下的畫質維持關鍵,或說是曝光條件不優的最後彌補手段,這個年頭其實各家相機都表現不俗,但建議還是到 YouTube 看一下感光度的相關評測,大概了解一下感光方面的性能夠不夠。
就算高 ISO 狀態下畫面還是可以很乾淨,這仍是最後的手段,加強照明設備或是較大光圈的鏡頭,還是會比 ISO 開高來得理想。
除了高 ISO 值得注意以外,最低 ISO 也蠻重要的,尤其有些時候在戶外又沒有減光鏡時,也能有不少幫助,當然這個比較不會是問題。
動態範圍與色彩還原能力
如果仔細去比較現在當紅的一些無反相機規格,你會發現在評測網站上面所看到的動態範圍報告都不相上下,不過這裡通常指的都是 RAW 單張格式的檔案。
就像前面說的,對於單眼的處理器來說,要處理一秒24格以上的影像已經不容易了,要將影片逐格儲存為 RAW 困難度太高。於是相機廠商們這個情況下,便採用了「犧牲中間明度資訊、採將色彩的明暗兩極作曲線擠壓」的方式,使得錄製成一般影片格式時,仍能同時汲取大範圍的曝光資訊,並且能在後期軟體中大幅調整曝光,這類色彩模式就是所謂的 “Log”,看似灰階,但可以在後製時還原到正常的色彩。
基本上現在市面的相機都會搭載 Log 這種色彩模式,有些相機則還會有 HLG 這種免調色的模式,對於不需調色的快剪快播場合十分實用。
Log 不是說用就用,除了對最低 ISO 通常會有要求,在曝光調整上也和一般影片有些不同,而有些 Log 色彩模式還需額外付費購買,或是只能藉由 HDMI 輸出,這些 Log 的使用前提,最好先瞭解一下。
色彩位元與取樣
現在的單眼相機至少都能錄製 4:2:0 8-bit 的影片,而 4:2:2 10-bit 錄影性能的單眼也陸續推出,這對於專業錄影、有著超高後製需求的用戶來說,可是很重要的。
4:2:0 或 4:2:2,後者較優,這是像素取樣的細緻度,對於一些去背合成 VFX 或二級調色的處理會比較有利。8-bit 或 10-bit 當然也是後者較優,除了色彩更豐富之外,遇到較強烈的二級調色也不易失真。
和動態範圍一樣,這會是解析度以外、會影響到後製彈性的關鍵因素,當然,這也會是影響到設備價格的關鍵因素。
影片編碼器
這個算是比較少人會去注意的項目,但我很在乎。
市場上最常見的影片編碼是H.264,但近年HEVC/H.265堀起,雖然消耗較高的運算資源,但可以在同樣壓縮率下保存到更優質的影像。H.265 算是目前在檔案大小和品質兩者間,較為理想的平衡點。
有一些機型則可內錄或是靠外錄儲存為 ProRes/ProRes RAW 之類的格式,確實也可以考慮一下。不過通常靠 HDMI 輸出給外部錄製的這種需求,除非是專業的拍攝,否則對於一般用戶來說距離仍有些遙遠,如果你本來就不懂這些,那確實也不必太在乎。
高性能的代價
承上,當你深受一台單眼的錄影品質所吸引時,可能不會想到後續的代價可能會是龐大的儲存空間消耗、驚人的耗電量以及後期運算效能的壓力。如果我有無限的雲端儲存空間、又可以隨時插著電拍攝,那高性能當然是催下去就對了呀,可惜這兩個你可能都沒有…
所以前面說了那麼多關係到品質的規格,最終你還是得求個最適平衡點,如果只是拍自己的開箱vlog,就不用強求 10-bit 了吧,你的 CPU 和硬碟也可輕鬆一些。
機身防抖
以前都是靠鏡頭本身的光學防抖,來抵銷手持時會發生的顫動,自從有了機身防抖技術之後,有時還可以拍得像拿穩定器一樣穩,甚至可模仿像 Dolly 的運鏡,實用度極高。另一方面,現階段大部份電影鏡頭是無防震設計的,這時候如果又得手持,那機身防抖就可以充份發揮功用了。
不過,機身防抖也並非適合永遠開啟,後期如有 VFX 3D 場景合成的需求或是微時攝影(Timelapse)…等特殊場合,機身防抖還是得關上。但整體來說,有機身防抖絕對比沒有好。
錄影時間
這是相機跟攝影機最大的差別之一:前者非為長時間錄影所設計。
所以如果你常會拿相機來錄製一些較長的節目內容,大多數都會有30分鐘的長度限制,即使記憶卡空間足夠,時間到了一樣會停止錄影,可能會造成困擾,如果你在意這個問題,不妨購買相機前先確認一下有無單次錄影時間限制。
但會拿相機拍攝通常是為了取得高品質影像,所以還是得回歸到「你錄這麼長究竟是為了什麼」的問題,如果只是一些上課或演講的場合,或許還是使用專門的攝影機較實際。
收音與監聽
錄影是同時收錄聲音的,但少數較低階的單眼可能只有內建麥克風的選項,臨時想接個小蜜蜂或機頂指向麥可是連門都沒有 ; 有一些則是有收音孔,但沒有耳機監聽孔,那也會有點危險。當然以上兩種都不是多數,現大多無反單眼都已經同時有收音和監聽孔。
HDMI 輸出
除了方便監看,有時 HDMI 可以輸出比機內錄影更高品質的訊號,使用外部錄影設備可以擷取更好的素材品質,但這也不是一定,有些單眼輸出的 HDMI 訊號可能品質會較差。
所以如果你想要使用「外錄」,那得先確認是否相機端能輸出高規的訊號品質,否則外錄的設備再高端也是白搭。
如果你是想要「監看」,那除了確認 HDMI 是否能輸出高規影像之外,還得確認一下相機端是否在某些特定模式下會黑屏、或是機內錄影時無法輸出 HDMI 影像,。
週邊擴充彈性
雖然說攝影品牌林立,但不少週邊商品的規格也都邁向了大一統,不過還是建議在選購單眼前先想好自己的週邊配置。
比如拍片很重要的週邊就是「提籠」,太新或是非主流的相機可能會像孤兒一樣,沒有適用的提籠。這時如果想要多裝一些配件(如:燈光、麥克風、跟焦器…)就會有點麻煩,不然就只能找通用型的提籠,但通用型的通常用完都會一肚子氣就是了。
影片功能
除了有好的錄影性能之外,如果有一些影片製作上的附加功能也可以如虎添翼,最具體的例子就是「微時短片拍攝」(Timelapse),少了這個功能,你還得去買定時快門線,而且也不見得比內建的功能實用。
以上就是我自己目前想得到的評估要點了,如果你還有其他建議的話歡迎在下方留言給我來補充。
請教一下
FUJIFILM XT3相機錄影時有個現象
光的明暗變化時
通常在固定光圈/快門情況下
會讓ISO自動
但會發生明暗變化非常不流暢
也就是明顯出現一檔一檔變化
在專業影像製作呈現是不合格的
造成非常大困擾
不論是單獨自動ISO
或單獨自動光圈
或單獨自動快門
皆會發生
只能全程使用全手動固定參數
也就是拍片時場景遇光線變化
但相機卻不能跟著自動變化
請問這有解決方式嗎?
謝謝
手邊沒有這台機器,無法幫您判定
不過全手動固定這些參數,個人認為對於拍電影來說,才是專業的做法
要在x-t3 可能做到順暢的光暗調整,最平的方法是加一片可變ND鏡
如果現場太暗不可能用ND的話
唯一方法就是使用電影鏡頭(或可無段調整光圈的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