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影觀點] SONY Alpha 1:索尼 8K 錄影元年

期待卻又害怕受傷害,大概是不少人等待的心情。期待是因為黑科技又要上菜了,而害怕受傷? 可能是因為有些人才剛添購新的設備…不過A1亮相之後,我想不至於有人受到傷害啦,因為這次的Level實在差太多啦。

“1”這個數字從來都不該隨便被使用,一旦出場勢必是王者之姿,Canon的1D系列如此,而SONY Alpha 1就是這麼樣的一個存在。先前我們常說「SONY專注4K不貪心」,這回8K既然亮相,或許單純是時代的趨勢,不過另一方面,SONY對於這塊”潛在”的市場也不願白白拱手讓人,畢竟自己有那個能力的。

 

 

SONY Alpha 1的規格大致如下:

  • 全幅 Exmor R5 CMOS
  • 全新 BIONZ XR 影像處理器 (8x性能)
  • 5000萬像素,電子快門每秒可達30張連拍
  • 759對焦點
  • 8K 30P / 4K 120P 錄影
  • HLG、S-Log2、S-Log3 支援BT.2020色彩
  • 5.8K 超採樣 (Super35模式下)
  • 10bit 4:2:2 色彩取樣,支援 Slog-3 模式
  • HDMI 16-bit RAW 輸出
  • 無損 RAW 及 Light JPG 壓縮技術
  • 5.5 級 5 軸防震
  • 944萬 OLED 觀景窗可達 240FPS
  • 雙 CFexpress Type A / UHS-II SDXC 記憶卡插槽
  • USB 3.2 Type-C (10Gbps) 連接
  • 內建 1000Base-T 網路接口
  • FTP 快速存取檔案較 (速度為 A9 II 的2倍)
  • 全新機身散熱設計

 

老樣子,我們針對動態攝影人來討論一下其錄影方面的規格吧。

 

8K 30P 10-bit 4:2:0

話說這幾天跟老婆大人討論要買新電視,結果在賣場看到了8K的電視,我上前盯了許久,她說:「又沒有8K的東西可以看…」,突然發現好像有理由了!

 

回到正題,8K錄影吸引人當然就是它的畫質精細度極高,但科技在創新的過程,有時為了一好就得犧牲掉二好,高畫素就物理限制上勢必會犧牲掉感光度。

不過,雖然這是每次分析或是上課時會提到的點,但不能忽略掉「科技不斷快速在進步」這一件事情,我現在不會說:「畫素高的感光能力較差」,而應該是:「低畫素的感光能力可以更優」,乍聽之下好像兩者邏輯一樣,但實際上我想強調的是:對於不斷提升的感光性能而言,新型的高畫素機種的降噪能力,早已超越了早先的水準。

兩年前就分享過:8K其實離我們越來越近,但我想SONY這一回的A1,一方面是為了不要落後對手太多,一方面也是試一下市場的反應。可以確定的是:這次幾乎不會有人懷疑「SONY準備好了嗎?」

 

 

8K的影片格式來自於8.6K的超採樣,而非像素合併。

讓大家聯想到Canon R5的8K錄影限制,SONY表示:8K錄影可連續不間斷達30分鐘。無反的編碼/散熱技術方面,Canon看來還有一段需要追趕。

既然8K Ready,4K的基本規格也不會少:120p、60p 10-bit 4:2:2 Long GOP 幀間與幀內壓縮。

詳細錄影格式如下:

H.265/XAVC HS 4:2:2 10-Bit
UHD 4K (3840 x 2160) at 23.976p/25p/29.97p/50p/59.94p/100p/119.88p [50 to 280 Mb/s]
H.265/XAVC HS 4:2:0 10-Bit
UHD 8K (7680 x 4320) at 23.976p/25p/29.97p [200 to 400 Mb/s]
UHD 4K (3840 x 2160) at 23.976p/25p/29.97p/50p/59.94p/100p/119.88p [30 to 200 Mb/s]
H.264/XAVC S-I 4:2:2 10-Bit
UHD 4K (3840 x 2160) at 23.976p/25p/29.97p/50p/59.94p [240 to 600 Mb/s]
Full HD (1920 x 1080) at 23.976p/25p/29.97p/50p/59.94p [89 to 222 Mb/s]
H.264/XAVC S 4:2:2 10-Bit
UHD 4K (3840 x 2160) at 23.976p/25p/29.97p/50p/59.94p/100p/119.88p [100 to 280 Mb/s]
Full HD (1920 x 1080) at 23.976p/25p/29.97p/50p/59.94p/100p/119.88p/200p/239.76p [50 Mb/s]
H.264/XAVC S 4:2:0 8-Bit
UHD 4K (3840 x 2160) at 23.976p/25p/29.97p/50p/59.94p/100p/119.88p [60 to 200 Mb/s]
Full HD (1920 x 1080) at 23.976p/25p/29.97p/50p/59.94p/100p/119.88p/200p/239.76p [16 to 100 Mb/s]

 

S-Cinetone

在A7S III發表時,SONY表示其具備了與S-Cinetone攝影機易於匹配的色彩科學,但並沒有S-Cinetone,但就像雙原生ISO的正名一樣,可能有產品行銷面、定位的考量。

又或許就是價格的問題啊呵呵,A1則直接具備了S-Cinetone的選項,以此而言,在採用S-Cinetone前製拍攝的狀態下,A1比A7S III更適合作為Venice/FX9/FX6的副機。

8K S-Cinetone樣片:

 

HDMI

與A7S III同樣使用標準的HDMI接口,可輸出4K 16-bit RAW,而外錄支援的格式如下:

Raw 16-Bit
4.2K (4264 x 2408) up to 59.94p
4:2:2 10-Bit
UHD 4K (3840 x 2160) at 23.976p/25p/29.97p/50p/59.94p
Full HD (1920 x 1080) at 23.976p/50p/59.94p
Full HD (1920 x 1080) at 50i/59.94i
4:2:0 8-Bit
UHD 4K (3840 x 2160) at 23.976p/25p/29.97p/50p/59.94p
Full HD (1920 x 1080) at 23.976p/50p/59.94p
Full HD (1920 x 1080) at 50i/59.94i

 

Active IS 模式

A1本身具備了5軸機身防震之外,針對錄影用途,還可啟動Active IS Mode,從樣片可以看得出來近乎手持穩定器的性能,不過這部份僅支援4K 60p的模式,且會再對視角進行微幅的裁切。

 

1000Base-T 網路接口

別以為這個只對平面攝影有幫助,其接口也可用來進行Live Streaming直播,也可做為Webcam或遠端控制,利用網路進行更多元的影像應用。

 

A1 v.s A7S III

不少人問我這個問題,但就錄影方面而言,答案其實很簡單呀:「看一下價格就好了。」90%的人會直接放棄A1。就像是Canon過去的1D系列,雖是機皇,但不會是市場的主力。

A1主打的仍是專業平面攝影師族群,雖然有8K的選項,但現今就已「強烈有該需求」的動態攝影師或團隊實不多,除了少數高階族群、可能需要電影機的S-Cinetone輔助機種,才有可能考慮A1。

 

 

8K雖香,但比對一下Canon R5的30p RAW和價格,A1的8K突然不香了,對於想要嘗鮮索尼8K大法的人,除非口袋超深,不然還是會建議再等等。

一般個人的動態攝影師,需要SONY滿格的錄影機種的話,A7S III還是你的首選,索尼已經藉由翻轉螢幕暗示你了。

A1僅有上下翻轉螢幕

 

Alpha 1成為SONY首台跨出4K錄影的機型,實用度與熱度為何還未知,但2021已是索尼錄影黑科技的8K元年,象徵意義更大。

 

 

分享這篇文章
Jackson Lin
Jackson Lin
文章: 458

3 則留言

  1. 已經有了A7S3 一直想找台備機 (除了動態外最近有想要跨平面,所以1200萬像素讓我不會想收2台S3)

    原本想說A1當主機 S3當備機(錄影功能類似),但不知道有沒有更省錢的選擇?

    或是S3當主機、不知道哪一台當備機好⋯?

    A74出來,4k60有裁切、果凍效應明顯讓我有點卻步,有點苦惱第二台該收什麼,請問杰客大大有好的建議嗎?謝謝?

    • A7 IV當備機其實就性價比來說還是好選擇,裁切和果凍的問題在大多數情況下其實也不會是問題,中廣角焦段交給S3,長鏡頭就交給A7 IV,果凍的話盡量避免嘍

發表迴響

0
    0
    您的購物車
      計算運費
      套用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