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SONY攝影師,為了在拍攝的當下能夠獲取更寬廣的動態範圍,都選擇使用S-Log2/S-Log3,但關於索尼大法,或許有些你該知道的事…
明暗分佈與色彩
我們常說的 S-Log2 或是 S-Log3,指的是明暗對比度壓縮過後的模式,使用這一類色彩空間來拍攝,主要目的是為了容納在一定的進光量下、相機CMOS感光元件所能獲取的光線最大範圍,好防止一般色彩模式下容易發生的「過曝」或是「過暗」。
而 SONY 相機上的「相片設定檔」,就是PP(Picture Profile),一般來說PP8、PP9就是 S-Log2/3,當你選擇了這些 S-Log 的設定檔時,色彩模式也會變成”S-Gamut”,該設定檔的進階設定都可看到。
看到這裡請先記得:S-Log 是明暗的分佈曲線,目的是編碼時涵蓋更亮和更暗的細節 ; S-Gamut 代表的則是色彩飽和度,涵蓋了更廣更豐富的色彩。
SONY 相機僅能模擬 S-Gamut 的色域
不少資深且專業的索粉或許都已經知道:S-Gamut 的色域在 SONY 的單眼相機上事實上是「模擬」,而非真實能夠捕捉到該色域的色彩,能做到捕捉 S-Gamut 色域的,是高階專業的 SONY 電影機種。
那索尼為什麼要欺騙信徒? 事實上索尼官方自己也有說明:相機並無法真正「支援」 S-Gamut 的寬廣色域,並沒有要欺騙大家的意思。之所以這麼做,目的是為了讓相機的 S-Gamut 的素材在後製時,能更容易與使用了 S-Gamut 色域的專業攝影機進行色彩匹配。
S-Gamut、S-Gamut3.Cine和S-Gamut3是Sony獨家的色彩空間。但是,本相機的S-Gamut設定不支援整個S-Gamut色彩空間;它是達到相當於S-Gamut的色彩重現的設定。
講白一點,如果你今天不是因為現場有台主機是台 FX9 或高階攝影機,那你的 A7S 使用 S-Gamut 是沒有意義的,別有「捕捉了廣域色彩」的錯覺。
色彩亮度增益壓力
也許你會認為說:「S-Gamut 用了又有什麼關係?」
實際上當你使用了所謂的「模擬 S-Gamut」拍攝時,若無色彩匹配之需要,並無法讓你的色彩表現更理想。一般來說到了電腦後製時,你會想要提高色彩的飽和度,等於針對色彩的亮度進行增益,此時會發現暗部的噪點容易產生色偏或斷階,這個劣勢在8-bit的素材上更是明顯,所以基本上沒有個10-bit的紀錄能力,是絕對不建議使用 S-Log/S-Gamut 的,也就是說你即使獲得了極大的寬容度,後製時卻更容易發生色彩斷階。
所以不要以為你手握 A7S III,PP9開下去就是大神了,除非你很清楚你為何而用,否則使用 S-Gamut 的色彩進行拍攝,恐怕失去的比得到的還多。
使用標準色域替代
所以許多創作者分享的經驗是:採用 S-Log2 或 S-Log3 的同時,搭配「ITU 709 矩陣」的色彩,讓相機在拍攝的當下保留較大的明暗動態範圍,同時直接捕捉標準的709色域,到了後製時期針對手動調色,比較不會有壓力,整體來說結果會較為理想。
同時,在後製時想將畫面色彩還原,使用明暗曲線進行「對比度」的還原相對容易,但「色彩」的錯位,除非仰賴色卡幫忙,否則不是你色盤拉個幾下就可以還原的,這也是不建議一般人使用 S-Gamut 的理由之一。
那使用 S-Log 搭配 ITU 709 色彩,會有什麼缺點? 一是你拍攝的時候,就不能仰賴SONY 相機內建的 Gamma 輔助,因為色彩會「太濃郁」。另一個缺點,就是不能用 SONY 官方提供的 S-Log- > 709 LUT 進行色彩還原,雖然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但如果你的螢幕沒有做色校、你又沒有校色卡的話,那麼在自行調色時,可能得小心色偏的問題,即使這個問題對於個人小製作來說沒什麼大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