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級的設備不是人人都負擔得起,即使負擔得起,也不一定有能力去駕馭,尤其對於初學者而言,與其渴望著使用更高階的設備,不如先準備好基本的設備與技巧來為自己的影片加分。
來自國外的攝影師Mathieu Stern為初學者製作了簡單的說明短片,想讓影片更出色,可利用以下的手法為你的影片添加”電影感”。
一、注意構圖
拿起攝影機對著目標就拍,雖然拍得清楚,但畫面絲毫沒有任何的美感,只因為你沒有善用構圖給予元素適當的位置,不上不下、不中間也不邊緣。
學習基本的三分構圖法(Rule of Thirds),將畫面垂直或水平的方向分為三等分,將元素置於格內。或使用井字構圖法,將重點元素分佈於格內或線交叉處。
二、使用大光圈
使用光圈值可達F3.5以上的鏡頭,大光圈所造成的淺景深,可有效讓物件更突出,對觀眾視覺上會有較佳的集中引導效果,這也是電影的特徵之一。當然,光圈太大時也不見得就一定最好,請參閱讓光圈幫你說故事。
三、使用穩定設備
隨著相機用的三軸電子雲台越來越平價,花些鈔票添購穩定設備並非遙不可及,如果考慮Steadicam、Glidecam等物理穩定器可能更便宜,只是需多花些功夫做調校,運鏡能力也較受限。
穩定滑行的畫面可讓觀眾更能融入拍攝的空間內,且能依環境氛圍,為畫面注入更強烈的氣氛。
四、軟體的穩定
在沒有硬體穩定設備的情況下,也可以嘗試在後製時,使用軟體的穩定瀘鏡來達成,如Premiere的Warp Stabilizer,除了穩定畫面外,還可抑制鏡頭邊緣的扭曲。
五、使用電影比例
添加上下黑條,讓影片的長寬比例與電影相同。雖然有些人會覺得很”假掰”,但不可否認的是,電影比例可以讓你的構圖發揮得更好,明明畫面被裁切了一部份,卻還可給人視野有更加”遼闊”的感受,當然,前提是有好的構圖。
拍攝時使用2.35:1的比例做構圖,有些機器可以直接切換錄製設定、有些機器則是提供輔助線,再不然自己用膠帶或馬克筆將上下做標記即可,後製時再自行疊加黑bar(Cine Bars)。點此下載後期使用的黑色bar。
六、使用瀘鏡色調
調色調光是門很深的學問,但對於初學者不必要求得太苛刻,現多數的剪輯軟體都有提供罐頭式的風格瀘鏡做套用,就像使用Instagram拍照時一樣方便。
預設攝影機拍攝出來的色彩都是Rec.709或Rec.2020的標準色,稍微調整一下曝光對比,再加點瀘鏡效果,是可以提升質感的,只是務必斟酌使用,瀘鏡並非無敵,風格太強烈又沒有駕馭好反而是會扣分的唷。
七、善用慢動作
在影片中適度使用慢動作(Slow Motion)的畫面,也是加強氣氛的好方法之一,但前提是影片的幀率(fps)要夠高,最好高於60p以上,而拍攝時的快門也不得低於1/60,否則放慢速度時,流暢度也會下降。更多快門學問,請參閱你拍片,還在用快門控制明暗嗎?
八、注意曝光值
拍攝畫面中有暗有亮,有時我們只在意主要目標的曝光是否剛好,卻忽略了其他元素,明明藍天白雲,拍起來卻白茫茫一片。在電影拍攝中,良好的動態範圍(Dynamic Range)是很重要的,雖不容易被注意,卻默默影響著觀影感受,就像樂團中的Bass一樣。
較低階的設備在動態範圍的表現上會比較差,但這也是練習準確曝光的契機。學習使用攝影機或相機內建的波形圖(Histogram),讓”山丘”盡可能的保持在波形圖中間。如果天空實在太亮,可以稍微降低曝光值、犧牲些微主角的亮度來換取天空的細節,因為通常過暗的畫面比起過曝的畫面,前者在後製時較容易挽救。
九、使用滑軌營造空間感
覺得拍攝靜態畫面很乾?那你該找一支滑軌來用用。同樣的角度、同樣的構圖,加入了平移的動態後,整個空間或物件的立體感都會出來。與穩定器其實也算是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滑軌是較為固定的直線運鏡。想買滑軌?請參閱選購滑軌,易犯的錯誤。
十、慎選字型
影片輸出前的最後一個步驟通常就是上標,而字型的設計可能會影響一整支片的風格,即使你前面幾點都發揮得不錯,最後標題沒設計好,也是功虧一簣。
比起ABC,製作好的中文標字更不容易,但設計上有一些原則是相通的,如下:
- 避免使用飽和度過高的色彩,如亮藍、亮綠,除非你有把握或想走特俗風格。
- 為文字加上漸層、陰影或外框前,先想想:你的影片是想走簡約唯美風或是綜藝搞笑風?
- 偏粗的字體較適合歡樂、綜藝、喜劇,較細長的字體較適合唯美、典雅、沉重風格。
- 沒把握時,盡可能使用簡單的文字,加入太多設計或效果,會增加你駕馭的困難度,與其冒險,不如簡潔些。
來看看影片可以更容易明白
[pexyoutube pex_attr_src=”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KAACWcbzu8″ pex_attr_width=”600″][/pexyoutube]
結語
從模仿開始,多看多學多練習,是進步最快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可以培養出屬於自己的美感和審美觀。
為什麼用”電影感”三個字? 只是用它來作為仿效的目標而已,並不是說做到這些條件,就可與電影相題並論,真正的電影感的元素,還包括了服裝、美術、燈光、後期…等各項細節。介紹這些技巧,與其說是打造”電影感”,不如說是以此標準來要求自製影片的品質,一旦把握這些訣竅,對影片的點閱率和續看率肯定是有幫助的。
參考來源:Mathieu Stern
[…] 文章轉載至 : 杰克森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