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ut & L-Cut :影音分軌轉場技巧

剪輯是一門學問,需有多年豐富的經驗,才能達到熟練,在摸索的過程中,學習一些小技巧可以讓自己的作品更加細緻,一旦做到,一般人或許看不出其差異,但有可能無形中影響觀眾的感官,也會獲得專業的肯定。

而今天分享的就是”J-Cut”和”L-Cut”,從”Cut”就不難猜出這是一種剪接方式,該手法適用於鏡位或是場景轉換時的聲音處理

 

J-Cut & L-Cut

對於主修電影相關科系或讀書自學的朋友,這其實是學習剪輯時的初階技巧。

如果你是初學者,剪接影片時,也許會煩惱場景之間的轉換太突兀或太生硬,於是找了一堆轉場特效罐頭,結果重點都被轉場搶走了。今天這個簡單的影音分離處理方式,也許會有幫助。

預設情況下的場景影音同時切換

 

J-Cut就是將下一場景的音訊往前延伸,視覺上還未切換至下一場景,卻提前帶入下一場景的聲音,也許是雨聲或馬路聲、口白…,之所以稱為”J-Cut”,因為在Timeline上的影像軌和音軌呈現J的梯型排列。

B場景的影音二軌呈現J型

 

L-Cut依此類推,就是反過來、將前場景的聲音延伸至下一場景。

A場景音訊延伸,影音二軌呈現L型

 

多留意的話,會發現常常在電影裡發現以上手法做為轉場,比如畫面還在室外風景,卻已經先聽到室內談話的人聲,數秒後畫面才切換至室內對話,這一類手法,可讓故事的連貫性表現得更好。

 

善用聲音淡入/淡出(Dissolving)

使用了以上的J-Cut或L-Cut,如果聲音在切換時仍太牽強,可以適度加入聲音之間的淡出淡入效果以作為緩衝。

A場景與B場景的音訊加入了淡出淡入的轉場

 

訓練自己有雙挑剔的耳朵,多留意音軌的瑕疵。即使你覺得安靜,不同空間在實際收音後仍會有不同的環境音,很難去注意,但有專業經驗的人就會對這類的”Bug”十分敏感,如果無法達到相同的環境音,剪接時就最好做一下淡入淡出的處理。不過,也不見得聲音轉場都須要淡入淡出,某些特定的轉場,剪接師反而會利用生硬的聲音切換去表現落差,比如從安靜的夜晚,突然間切換到清晨大雨,聲音不經過淡出處理,反而能突顯滂沱的暴雨和時間的變化。

 

 

來自Justin Odisho的示範:

 在Premiere中,如果要將影音分離處理,除了對Timeline中的該素材按右鍵->Unlink,也可以直接按住Alt再點選影像或音訊,即可快速單獨調整。

 

分享這篇文章
Jackson Lin
Jackson Lin
文章: 457

2 則留言

發表迴響

0
    0
    您的購物車
      計算運費
      套用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