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各大廠商在端出新菜時,總是主打超強的規格來吸引市場的關注,很多時候,很多人,還沒看完發表會就會「被推坑」…
在踏入攝影一途時,每個人都希望能買下最好的那一台機器,但大部份「誤入叢林的小白兔」都少了一個富爸爸,於是理想追夢與現實預算上演了一段拉鋸戰。
「買,都買!」「小孩才做選擇!」 同行之間總是會這麼互虧,實際上就像上面說的,什麼都有了就差一個富爸爸,不然誰不想每次都買機皇?
每次大廠發表新機時,總是會盯著新產品流口水,看到了如外星降臨的黑科技、高質感的宣傳片段,你是否都會默默的告訴自己:「就是它了」?
老手都知道:「最適合自己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最好的也不見得適合自己」,如果你正打算入手一台新的相機,那不如先冷靜下來問自己需要它的什麼? 它能為你帶來什麼?
本文為動態攝錄影為主的角度出發,討論一些規格迷思的盲點。如果你是以拍照為主,應該也有一些地方是共通的。
迷思一:高像素就是威,最好來8K
以作品來說,高像素,也就是高解析度,肯定能讓觀眾享受真實與細節。影片畫質越高當然越好,但在拍攝時期,是否力求高像素,可能要評估一下物理現實帶來的缺點。
在通用的市場規格下,相機上感光元件的面積是有限制的,在這有限的面積裡,能紀錄多細膩的資訊,這就是所謂的PPI(Pixels Per Inch,每英吋的像素量)。
以同樣的APS-C規格感光元件來說,6K元件的感光單位密度肯定比4K元件的密度還要高,相對的每個像素所獲取的光線較少,在光線不充足的時候,精準度容易受到電流底噪影響。講白話一些,就是畫素越高、感光單位越細小,噪訊的程度可能也可能越高。
如果你的作品確實有大幅裁切、平面處理以及印刷的需求,那高像素自然是首選,因為細緻度就是一切。然而以影片拍攝來說,難以發揮到如平面設計般的像素,影片也不太可能一天到晚裁切放大。以當今4K播放的普及度來說,4K~6K的感光元件應是最適合。選擇較低卻又能滿足4K的感光元件,理論上可以得到較理想的畫面純淨度,因為感光單位的吸光量較大。
說到高畫素的缺點,通常我們會先提及高ISO時的噪訊。除此之外,高像素可能還間接影響了每秒可攝取的畫格數量,因為處理器沒能力處理那麼多的像素資訊。就現階段而言,4K 60幀肯定比8K 30幀實用太多。
另外還有裁切的問題,在一些高像素的相機上,當你搭配一些特定的檔案格式時,拍攝特定的影片格式恐怕也會有裁切或像素合併的問題,講白話一些,就是視角可能會被影響,廣角會變得不廣。
所以手癢想要8K錄影時,先問自己:「這麼高的畫素你可以做什麼?」再問:「這麼高的畫素我得犧牲什麼?」
人類總是會走到8K習以為常的那一天,但以現在來說,看到8K就想衝,最好先思考一下它在未來兩三年內可以帶給你的是什麼? 也許思考之後你會發現:它只能帶給你「8K」,其它的東西4K也可以給你……
一億畫素很屌? 別鬧了,比你厲害的人,拿一台4K小微單也可以屌打你。
迷思二:極限ISO催下去,就此成為黑暗騎士?!
還記得DSLR剛開始盛行時,我拿著Canon 5D Mark III,ISO提升至5600時,看到畫面的那種感動,現在想起來就覺得很可愛。
之後曾經有幾年,很追求「高ISO」,一拿到新的機子,好像不開到ISO爆掉就對不起它,開爆它之後好像不用打燈了一樣。直到後製時不斷傳來災情,後來才開始流傳一詞,那就是所謂的「可用ISO」。
確實,極限ISO值不是給你創作用的,說是給警察蒐證用的可能還比較恰當一些。
經歷過了那個具備ISO 800、ISO 1600,就是旗艦機的年代,一直到後來的ISO 12800、ISO 25600…。今很夯的SONY Alpha 7S III,原生ISO高達102400,確實很吸引人。不可否認的是:當其硬體規格都標榜到這麼高時,它的「實際可用ISO」也會相對高,但以我個人而言,高ISO極限值多少,真的不是會想要在意的事情,因為我大概永遠不會去用。
所以評估機種時,應觀察在多少ISO值下暗部噪訊是可接受的,即所謂的「可用ISO」,而非一味追求規格表上的極限值。
拍攝時,盡可能的去提升前製的光學條件,比如燈光、鏡頭光圈…,這些比起手上的機器ISO能開到多高,重要太多了。
迷思三:幀率得超高,從此只拍120p
「連拍」一般指的是平面攝影,以動態攝錄影來說,對應的是「幀率」(FPS, Frames Per Second),但這兩者你可以把它先當成是一樣的東西,都是指「一秒之內可以擷取多少圖像」。
以平面攝影來說,20fps以上的連拍速度已屬十分高,一方面是前面說到的像素問題,照片在保留感光元件數據時通常較完整,同時又可紀錄下RAW原始數據,所以自然會較影片錄製時吃緊,就畫質上來講完全不同水平。
回來講攝錄影的部份,幀率通常也是越高越好,這一點並沒有錯,放慢動作超有感覺呀,但和前面迷思一的道理相同,重點在於「這麼高的幀率可以做什麼?」以及「你獲得這麼高的幀率犧牲掉了什麼?」
在一些相機上,你錄製60p或是120p的影片時,儲存佔用的容量可能和30p的影片差不多,或者說只有略高一些。聰明的你是否覺得怪怪? 明明多了一倍以上的畫格數量,檔案大小卻只有微幅增加,並沒有以倍數成長。你可以推測是30p的畫質較高,也可以解釋成120p的畫質降低,不管怎樣,這個顧此失彼的現象,或多或少是存在的,只是隨著編碼器的進步,落差越來越小。哦對,有些時候高幀率的代價也可能是「畫面裁切」。
當然,現在大家買錄影用相機時,總是會希望有個4K 120p,滿足創作需求之外,畫質乍看之下也沒有太明顯的折損。但我仍會以30p或60p為主要幀率,除非當下我清楚要用慢動作來創作才會切換。
迷思四、對焦一定要超強
如果你是打鳥或是專拍奧運,那我無話可說。
其實我常會想到過去一段扛著業務攝影機的時日,當時只能仰賴手動對焦以及黑白的觀景窗,於是練就了一手對焦的好功夫,即便後來開始有了自動對焦(AF)的機子,通常也不會太去糾結焦咬得夠不夠緊,畢竟不是平面攝影。
依稀是從SONY的A6000系列開始,大家突然開始對連續性的自動對焦性能很苛求。在那之後,只要是昏暗時對焦會拉風箱的無反,即使畫質再優,對焦慢等同於垃圾。
當然啦,近年AF的對焦點暴增,加上什麼臉控、眼控對焦,甚至連動物的臉都能偵測時,確實為不少拍攝情境帶來了極大的方便性。
但是否一定要追求極緻性能的自動對焦,我覺得或許還是要思考一下。平面攝影的沒話說,但在電影的領域,專業的高階設備,自動對焦可能甚至是不存在的,不然電影鏡頭做得那麼好轉幹麻,就是讓你享受手動跟焦的呀。
你問我:「你通常什麼時候需要超強自動對焦?」我的回答大概會是:「評測的時候。」
迷思五、就是想吃RAW
現市面上的相機雖然開始支援HDMI RAW輸出,可能你加購個一兩萬的外錄監視器,就可以獲得RAW等級的素材。尤其是ProRes RAW的問市,各個廠商一直不斷在豎立無反RAW錄影的夢幻組合,搞得好像不買一台可以外錄RAW的相機,就是不夠專業,買了可外錄的相機沒有買外錄螢幕,就是沒有打通任督二脈……
但我個人覺得:對長時間拍片的人來說,單眼搭外錄器,其實是件很痛苦的事情,不管是可靠性、續航力、人體工學來說都是,偶爾享受一下RAW是可,不過有多少人為了ProRes RAW買了Ninja V,這些人中又有多少人最後還在錄RAW? 至少我身邊已經有不少人領教了RAW錄影的「威力」之後,從此學會了「謹慎服用」。本想要駕馭RAW,反而被RAW凌駕,甚至是「凌遲」。
說真的,還願意把Ninja V裝起來監看,就不錯了。
如果你真的那麼非要RAW不可,那還是乖乖投資(或租借)一台專業型的電影攝影機來工作吧,相機恐怕不適合你。蛤? 你說什麼? 可以錄RAW的攝影機太貴? 以你每場都拍RAW檔的這個層級,應該是你的報價上出了些問題……
結論
有一些觀點,是自於專業領域的經驗,當然也可能不適用於部份業餘或是玩家型的攝影師,畢竟,有錢就是有韌性(任性?!)
不過一味的追求機皇,卻忽略了自身的需求,即使當上了新台幣戰士,哪天看學生用小微單甚至是手機還可以超越你,那真的就汗顏了。
有時候選擇不攻頂,是為了必要時,給自己台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