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音之”前”,要先注意什麼?

音是電影當中的關鍵之一,收錄不當會影響整部片的可看性。

除了儘可能的準備了專業器材,收音”前”要注意哪些事情,才能真正確保整個收音品質無虞?

也許你是動態攝影的新手,除了正確使用設備,以下來自老手們的經驗,主要針對拍攝”前”的前置作業與心理準備,不妨也參考一下:

 

評估環境的收音可能性與挑戰性

幾乎走到哪裡,都一定會有聲音,即使在自己家裡孤身一人也是,更別說在吵雜的大街上了,在這些聲音中,總是會有你不想要收錄的聲音。前置作業時,先思考一下拍攝的地點有哪些環境音、這些聲音是否會讓後期製作時頭痛、亦或是符合期待? 是路人喧嘩的大街、拔酒顏歡的熱炒店? 還是飛車疾駛呼嘯的公路旁? 大多數的電影,聲音最後都是直接用ADR方式來處理。

ADR(Automated dialogue replacement)翻譯過來是「自動對話替換」,也就是後期時依照拍攝時演員的對白或動作,重新錄製聲音或音效,可有效調整音量比例,但需花費更多時間、費用與人力,一般小型製作或紀錄片,不太可能事後再針對音效重製,所以對於當下的收音,必須要更加謹慎。

事前瞭解拍攝現場的環境音,可以讓自己有更充份的準備,若是環境音太遭,至少可以將問題和團隊討論,也許討論後大家都同意變更場地。不要一昧的顧著畫面的完美,卻忽略了收音的可能性。

 

開拍前,去除可避免的潛在噪音

事前盡可能想辦法控制所有環境中的噪音,並瞭解還有什麼”潛在”的噪音可能性,可以讓你做好相應的準備。

改變不了的風險,就盡量去避開,比如說在鐵道附近訪問,本來就不是個理想的做法。

開拍之前,先拔掉所有的電器,如電扇、空調、電腦、電話…等,並請所有現場人員將手機和鬧鐘調整為靜音,這是收音作業的基本Must Do。

 

 

推測道具、衣物可能產生的聲音

拍片時,片中人物的某些動作可能會產生的聲音也是需要事先評估的,如打開衣櫃、噴香水…。如果是決定以後期ADR的方式重製音效自然不會是問題,如果不是,拍攝前,你最好先想想,該要把麥克風架設在何處? 或是要使用mini mic? 尤其是紀錄片,許多畫面稍縱即逝,聲音也是。如果會有風切聲,不惜一切代價都要過瀘掉,而這通常會靠毛套或調整方向來解決。

在對話的場景裡,為了讓這畫面不要太乾,有時會安排一些動作讓演員邊講邊做,比如泡茶、寫字,而這些事物會產生的聲音是否會對該片段造成失焦、亦或是加分,也都是事先必需評估到的事情。

 

 

拍攝使用的所有道具,包括演員的衣物,都有可能影響到收音品質,仔細評估每一項道具,慎選這些物品的材質。除非故意強調,否則你總不會希望演員的尼龍褲,因為磨擦聲壞了一鍋粥。

 

腳步是否會產生聲音?

不同款的鞋子、不同材質的地板,發出的聲音都會不一樣。閣樓的木地板,腳在走動時,可能比其他聲音還要大聲。使用地毯或片場專用的鞋底膠條(如Hush heels),可以有效解決此問題。

要注意的是,聲音不見得是演員或被拍攝的物件發出來的,有時可能會是劇組工作人員,而最好的方式就是事前場勘,並準備好相應的措施,也許一開拍,連幕後人員都不許隨意走動。

 

收音上的細節與準備也是一門學問,如果你有更多經驗與想法,也歡迎和我們分享。

 

 

分享這篇文章
Jackson Lin
Jackson Lin
文章: 458

發表迴響

0
    0
    您的購物車
      計算運費
      套用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