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錄影設備不斷的推陳出新,想當然耳,在可支撐的預算內,大家都想追求最佳的畫質,不論是RAW拍攝或是Log色彩,都是小攝影師的期待規格,有Log是基本、有RAW是夢想,但你是否搞懂其中的差異?
RAW和LOG其實不該相提並論
雖然標題看似要比較兩者,但其實兩者皆代表了不同的觀念。「選擇RAW還是LOG」對有些人來說好像在選擇「風格檔」一樣,但這兩者如何選擇,跟畫面風格並無太大關係,重點在於後期作業方式以及製作成本考量。
有人說:有RAW的話,LOG就沒有意義了。但這可不一定,要進一步討論,要先知道這兩者分別代表的意義。
一、什麼是RAW
先講RAW好了,RAW是不是一種檔案? 如果僅說「是」,只對了一半。
嚴格說起來,RAW是指檔案數據儲存的「概念」。錄影時所產生的RAW格式,和一般坊間常見的影音格式(如mp4)是大不同的。
而RAW也是一個泛稱,如英文的”raw”,意即:保留了每一顆感光元件所接收到的最原始、未經過影音編碼壓縮的數據資料。
你也可以說RAW是「檔案格式」,但每一家設備的感光元件都不同,所以生成的RAW編碼方式也都不同,最後也都使用了不同的檔案容器,如:R3D、DNG、BRAW…等,以上都是採用了「原始數據保存」的檔案格式,但因為來自不同品牌設備,所以構造都不一樣。所以常聽到的「RAW格式」並非指某種特定格式的檔案。
RAW屬於高成本、高規格製作時所採用的方式,因為保存龐大未壓縮的原始感光數據,勢必耗費極大的空間,存取時的頻寬要求也極高,還需要對應的解碼軟硬體,而RAW的最大優勢,就是把設備傳感器(CMOS,感光元件)對光線的寬容能力,發揮到極限。
二、什麼是Log
再來講一下Log。Log是不是一種檔案? 不是,絕對不是,所以如果有人跟你說「拍Log檔」那應該被糾正。
Log可說是一種「色彩模式」,也可說是「色彩風格」,用學術一點的講法,它僅是以Log曲線定義各級曝光分佈的方式,讓攝影師在使用一般影音格式紀錄時,仍能充份保留CMOS明暗兩極的動態範圍,它跟檔案編碼格式無關,任何影音格式的檔案都可以使用這種色彩模式。
在傳統標準的拍攝中,大多攝影機或相機都會採用如Rec.709的色彩來紀錄畫面,泛稱「標準色」,該色彩的光線和色彩飽和度較接近我們人眼真實感受到的圖像。然而這類標準色,同時對於光線的容納範圍有限,也就是亮部容易過曝失真,暗部容易因曝光不足損失細節,在單一曝光模式下,曝光的動態範圍有限。到了後製調色的時候,自然很難再針對曝光做調整,所以才會衍生出Log這種風格代替拍攝時的標準色彩模式。
因為Log同時要容納最亮和最暗的光度值進來,所以切換到Log色彩模式、在未套用任何校色器的狀態下,你會覺得畫面很灰,白沒有很白、黑也沒有很黑,如果監視器沒有校色功能,取景時會有點吃力。
在相機上如果要使用Log的方式紀錄,通常都會歸類在「色彩風格」的設定下、被當作一般濾鏡安置。實際設定方式,翻一下相機的說明書找會比較準確。
Log比起標準模式更優嗎?
以後期調整曝光的彈性來講是的。
但我從來不推薦新手使用Log色彩拍攝,原因一是「後期沒有能力」,畢竟Log在光線的處理上,如果沒有相關知識或經驗、對於色彩的敏銳度又欠訓練的話,後期調整的結果多半不理想,可能會很詭異或是噪訊破表…。原因二是「後期有沒有需要」,一些網路小品要求並不高,那就沒必要拍Log。(這裡指的「要求度」不是畫質,而是指對畫面光線控制的嚴格度。) (請參閱: 給初學者的簡易LOG調色教程 )
除了以上兩個原因,還有一個連許多專業人士都會忽略的考量,那就是「中間曝光的細節丟失」。試想:以Log色彩拍攝的影片,跟使用Rec.709色彩拍攝的影片,所產生的檔案大小都一樣,Log憑什麼動態範圍較大? Log當然是有失才有得,為了容納更多高低光邊緣的曝光值,中間不少光度的區段被捨棄掉了,雖然人眼對於這些中間的光度區段被抽掉感覺差異不大,但如果不巧你要對於一些中間曝光的影像進行較強度的調色處理,還是會有負面影響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低對比的場景中,我會避免用Log拍攝,因為不想讓Log曲線再去壓縮本來就沒什麼對比的曝光。
當然,隨著10-bit的色彩模式逐漸普及,搭配Log拍攝時,除了能容納更大動態範圍,對於中間區段的光度丟失情況也能有所補強,不過就像前面說的:「有得必也有失」,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10-bit紀錄的檔案相對8-bit大了許多,畢竟前者的光度達1024階,後者僅有256階。
比起Log,RAW擁有更大的動態範圍嗎?
有些人問我說:「覺得Log的動態範圍好像不夠,想換成RAW拍拍看。」
但實際上,Log在動態範圍的表現比起RAW並不會差太多。將這兩者「放在一起比較動態範圍」其實是沒有意義的,因為Log在數位攝影機/相機上的出現,目的就是為了藉由壓縮光度曲線,讓你能在使用一般影音格式的狀況下仍能發揮傳感器的最大動態範圍,講淺白一點:Log同時幫你把最亮和最暗的細節都壓進來了,所以你去比較那個極限沒有意義。
當然啦,RAW類型的素材已是最高標、最原始的數據,論動態範圍,比起Log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但若真要說RAW比起Log的關鍵優勢,應該是在於每一畫格、每一個像素的資訊完整度以及12-bit以上的色彩深度,而非動態範圍。
Log噪訊很嚴重,RAW就不會嗎?
有些人覺得Log的雜訊很嚴重,所以想要用RAW,但這個理由事實上並不成立。
對於「Log噪訊很多」的原因,是來自於:部份Log曲線,會針對暗部曝光進行拉抬,如果暗部的曝光越不足,解像就越吃力,最終造成噪訊叢生的現象。
如果你是拍攝RAW,進到了後期,手動針對暗部進行拉抬,理論上雖然「未壓縮的資訊」會比Log的狀況好一些些,但也不會好到哪裡去。當然,這和你用什麼程式進行解RAW也會有關係。
所以別再怪Log噪訊多了,一個是錄Log時直接幫你把暗部曝光做拉抬,一個是錄RAW到後期再手動拉抬暗部曝光,以結果論而言,兩者相去不遠。換言之,不論是RAW或是Log,在後期調色時皆應適時將暗部的曝光進行壓制。(請參閱: SONY單眼相機錄影之「SLOG罩門」 以及 Crush the Blacks,真正的黑,就該最黑 )
所以,真正能影響噪訊程度的,並非RAW格式或是Log曲線,關鍵在於光線與CMOS的性能。糾結哪種格式的噪訊比較少,不如加強一下前期拍攝時的佈燈吧。
拍攝RAW,不代表曝光不重要
RAW雖然幾乎完全擁有最大動態範圍,但拍攝當下對於曝光仍要有精準的設定,才能確保各級曝光的畫面更完美匹配。如果你連使用一般mp4拍攝標準色彩都沒辦法好好控制曝光,那可就玷污了RAW的神聖。
同時也要注意:一些雙原生ISO的機子,在採用不同原生ISO的狀態下,動態範圍的分佈區域也會有差異,這是後期無法再改變的。(請參閱 有效掌握「雙原生 ISO」,提升動態範圍 )
“低對比的場景中,我會避免用Log拍攝,因為不想讓Log曲線再去壓縮本來就沒什麼對比的曝光。”
想詢問這段內容是有理論依據的嗎~
因為我自己在進行拍攝跟調光的經驗中,低對比的畫面其實還是可以透過調光把訊號的對比鋪出來。
應該不能說依據,應該是邏輯問題。
同樣的影片格式,使用log色彩就可以包含更寬的動態範圍←這個本身就有所犧牲,犧牲的就是中間色調的曝光級數細節。
低對比的log,當然一定可以拉得出對比,這是無庸置疑的,但中間區塊的曝光細節已有所丟失。
舉個例來說好了,在一個可以容納10段曝光的容器中,原本可以容納的曝光是1、2、3、4、5、6、7、8、9、10
但今天你改用log,為了能容納更寬的範圍,但檔案容器仍只能容納10段曝光,這時可能就會變成:1、3、5、7、9、11、13、15、17、19
而原本1跟3之間的2就會被識為1或3,這就是中間被丟失的細節。
希望這個解釋夠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