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在一些電影畫面中,看到一些夜戲的場景,看似自然的「窗外明月光」,實際上可能是陽光,或者只是盞聚光燈,而且現場可能「一點也不暗」…
其實在電影拍攝中,利用日光來模擬夜晚場景是很常見的事情。因為若真要在光線微弱的夜間拍攝,會對攝影機的感光解像造成壓力、大幅壓縮到後製時可用的品質與彈性,所以通常現場的光線,都會比我們看到的成品畫面還要亮上許多。
但也不是隨便拍了一個白天畫面,進入到後製期間時直接降低亮度,就可以達到夜拍的效果。
今天這個內容就參考 Rob Ellis 的影片,來跟大家講解一下靠光線將「白天變黑夜」的重點,與其直接說要怎麼做,不如先瞭解一下原理和重點。
多數人對「月光」的錯誤想像
太陽就像是自發光的燈體,而月亮的光則是來自於太陽光線的反射,所以理論上來講它是一塊「反光板」。
重點來了:月光雖然較弱,卻仍是「單點光源」,也就是說它雖然弱,但「一點都不柔」,所以夜晚如果月光足夠亮,可以發現陰影仍會是銳利的。所以在夜晚中,與其說月亮是個反光板,應該說它就是「主燈」。
對於沒有打燈經驗的人來說,第一次想要打出類似於「月光」的夜間氛圍,最直接的反射思考就會是「打柔一點的光」,於是就加裝了反光板或是柔光罩,設法將銳利的光線「弱化」。
想用反光板或是柔光罩進行「弱化」,並不是正確的做法,因為這麼一來光源會由「單點」變為「平面」,陰影邊緣也就「羽化」了(下圖左),所以即使要模擬月光,光線應仍維持單點(下圖右)。
太陽與夜光
所以太陽和月亮皆為單點光源,也就是在陰影邊緣都會是銳利的。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差異呢?
在陽光普照的白天,「反光板」是無所不在的。可能是牆面、可能是地板、可能是某些物件…,而最大的反光板,就是「天空」,而天空的光線反射也提高了陰影的亮度。
下圖為Rob將夜晚的曝光提高與白天做比較,可以發現白天的陰影處可看到藍天(反光板)的染色。
這就是白天與黑夜、或者說是陽光與月光的最大差別:太陽有著高照度,藍天白雲以至於到每一物體,都會是反光板。到了夜晚,等於把所有反光板都收起來了,僅剩下唯一的key light:月光,這也就是為何「月光」總給人有寂靜孤獨的感受。
一日的色溫變化
接著要來理解一下,色溫如何左右一日的光線感受。
在日出和日落時分,陽光的光波因為斜射,須經過更厚的大氣層,此時波長屬短的藍色光線就會容易衰弱,剩下橙黃紅色的光波,所以此刻天空就易呈黃色,色溫偏低。
在日正當中時光照度最高,藍色光波被大氣吸收折射,色溫偏高。
而到了夜晚,月光雖較為薄弱,此時我們的眼睛在低照度時,會對藍綠光較為敏感。實際上的色溫雖是4100K上下,但人眼在低光更能感受到綠光和藍光的波長,所以對夜晚的色彩直覺反應就是偏冷。
多數人在初期會有錯誤的理解,就是「常說的『低色溫』指的是冷色,而『高色溫』指的是暖色」,事實上是反過來的,色溫值低的時候光譜偏冷,反之色溫值高的時候色彩偏暖。
在白天或利用燈光拍攝夜戲
整合了前面幾段的重點:
- 月光雖較日光弱,但不「柔」,發光的仍是單點,所以要營造月光並非靠柔光設備。
- 白天的陽光就像主燈加上無數的反光板,而最大的反光板就是藍天白雲,所以除了陽光直射的表面,陰影處的飽和度和明亮度也較高。
- 月光就像單一的主光源,沒有任何的反光板或副燈,所以模擬夜間光線時,只有主燈光線直射區是明亮,陰影則偏暗,畫面對比度高。
- 人眼在低照度的情況下對冷色光線更敏感,所以夜戲的畫面通常會用冷色來表現。
以下簡單介紹一下流程和做法。
盡可能在早晨或傍晚拍攝,可以取得較自然中性的色彩,且較能避開太多陽光的反射。如果欲使用燈光模擬月光,可直接做單點打燈,色溫控制在3600K。
進入到後期時,將整體曝光降低,但維持高光部份的曝光。
因為月光應為「單一光源」,所以陰影處如果不夠暗,可以適度的將「陰影」的曝光再降低一些。
最後調整色溫,也就是將冷色的光線進行加強,以實現夜晚光線偏冷的感受。
不論是需要在大白天拍夜戲,或是需要用燈光拍夜戲,其實都不是難事,關鍵就是光源、反光以及色溫的掌控。
針對更多模擬清晨和黃昏的光線解說,請觀看影片:
來源:Rob Ellis